临床医疗

【字体:    

时光正往盛夏赶,又到一年玩水季。游泳、漂流、溯溪等各种涉水项目层出不穷,开心畅玩之余,请大家务必注意防范感染急性血吸虫病。

急性血吸虫病及临床表现

急性血吸虫病是一种由于接触疫水(含血吸虫尾蚴)引起的严重寄生虫病。在接触疫水后不久,人体皮肤上可能会突然冒出一些小丘疹,并伴有难以忍受的瘙痒,这正是尾蚴性皮炎的典型表现。大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但少数人可能会出现轻度的肝脾肿大。从接触疫水到出现症状的这段时间叫作潜伏期,最短为半个月,最长可达80多天,平均为40天。

当大量尾蚴侵入人体,急性血吸虫病便悄然降临。患者可能会感到寒冷、高烧不退、汗水淋漓、头痛欲裂、腹部胀痛、腹泻不止、肝脾肿大,甚至大便中带有脓血。若不及时治疗,则会危及生命。

急性血吸虫病多发生在初次感染者。

血吸虫的生活史

日本血吸虫成虫寄生于人或哺乳动物的肠系膜静脉中,虫体可移行到肠壁的小血管中产卵。大部分虫卵随血流流入肝脏,另一部分虫卵损害肠壁掉入肠腔随粪便排出体外。虫卵在水中孵化出毛蚴,毛蚴遇到钉螺便钻入螺体,并在螺体内发育成胞蚴,一个胞蚴又可发育成成千上万条尾蚴。

成熟的尾蚴从螺体中逸出,浮游在水面。一旦遇到人或牛、羊、猪等哺乳类动物,它们会迅速侵入皮肤并脱去尾巴,变成童虫。随后,童虫会移行至门静脉系统寄生,经过21天的童虫阶段后,于第22天发育为成虫,从而完成整个生长发育过程。这就是血吸虫的生活史。

我国血吸虫病流行范围

我国流行血吸虫病的历史很长,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女尸和湖北江陵出土的西汉男尸体内均检出了大量血吸虫卵,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我国的血吸虫病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其以南的省份,包括湖南、湖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四川、云南、广东、广西、福建和上海等12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部分地区。

血吸虫病的感染

感染方式

血吸虫病的感染方式及途径取决于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在易感环境从事插秧、田间管理、割运湖草、抢收早熟作物、捕鱼捉虾等生产活动均可引起感染;另外,抗洪抢险时由于人体接触疫水的面积大、次数多、时间长,也易引起感染,甚至成批急性感染。从事洗衣、淘米洗菜、游泳、嬉水等活动同样可导致血吸虫感染。

易感季节

一年四季都有可能感染血吸虫。每年的4月~10月是感染性钉螺逸放尾蚴的活跃期,同时也有大量人群因生产、生活和娱乐等活动接触疫水,如进行农业生产、防汛、洗衣、游泳等,这使得人畜感染的风险大大增加。因此,4月~10月是血吸虫病的易感季节。

易感地带

人畜常到粪便污染水源严重、感染性钉螺密度高的地方,水体中的尾蚴密度高,是血吸虫感染的易感环境。水网地区的易感环境常在村庄附近,群众生产、生活常到的地点,船户、渔民停泊处附近,或灌溉沟渠内。湖沼地区多为地势低洼、地形复杂、积水不易排出及家畜放牧的地点。山丘地区常在居民区附近的沟渠、小溪、池塘、稻田及家畜放牧的地方。

易感人群

不同种族和性别的人对日本血吸虫均易感。农民、渔民和船民等从事农业和渔业生产的人群,由于经常接触疫水,成为血吸虫病的高危人群。另外,儿童往往喜欢游泳、嬉水,亦为高危人群。非流行区的人群进入血吸虫病重流行区活动,较本地居民的急性感染发病率更高,病情更重。

预防措施

开展健康教育

血吸虫感染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的行为引起的。对流行区的居民,尤其是中小学生,可采用多种形式开展血吸虫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使他们掌握防治血吸虫病的基本知识,增强他们的血吸虫病防护意识和技能,让他们尽量避免或减少与疫水的接触,从而降低血吸虫感染的风险;而且可以使已感染上血吸虫的居民,主动及时寻医治疗,防止病情向晚期发展。

安全饮水用水

在人口密集的村镇,推荐使用集中式供水设施;在人口居住分散的地区,则可选择使用井水。

避免接触疫水

不接触疫水是最好的预防血吸虫病的方法。不到疫水中游泳、嬉水、洗手、洗脚、洗衣、打湖草、捕鱼捞虾、放牧等,可有效防止感染血吸虫。

做好个人防护

在感染季节,从事抗洪抢险和水中作业的人员必须严格做好个人防护。常用的方法有:(1)使用防护用具,如穿长筒胶靴、尼龙防护裤,戴胶皮手套等;(2)涂擦防护药物,如防护油、防蚴膏等,在接触疫水的部位每4小时涂擦一次。

早期预防服药

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蒿甲醚或青蒿琥酯可以杀死进入体内的血吸虫童虫,预防效果很好。

温馨提示:

在参加涉水项目前,先了解当地的血吸虫病流行情况,是否存在中间宿主钉螺以及人群聚集地的卫生状况,由此判断是否有感染血吸虫病的风险。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