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宣传

党建宣传

【字体:    

一面锦旗、一封感谢信、一句谢谢,这些散落在医疗时空里的记忆碎片,终将汇聚成温暖和治愈的星辰大海。

“这袋水果你们一定得收下啊!”

“阿姨,不用不用,您快拿回去。”

这是连日来发生在我院新生儿科护士站的同一幕场景。

而这一切还要从一个胎龄仅33+6周、体重2340g的“早到天使”说起......

2025年1月,蒋阿姨(化名)喜抱金孙,只是这个迫不及待,想和奶奶见面的“小王子”还没在母亲的“宫殿”里待足月,“出宫”没多久,就不得不因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炎等原因住进了暖箱。

“我儿媳妇一开始不放心,天天让我去看看,我看她们照顾得蛮好的,放心得不得了!”

蒋阿姨说,在我院新生儿科医护团队的精心照料下,孙子很快就出院了,只是出院时还有点轻度黄疸,尽管医生说无需特殊治疗,居家观察就好,儿媳妇心里还是有点不踏实。

总想着再到医院测一下黄疸情况,可又怕医院人多,出现交叉感染,就在网上下了单,希望医护人员能提供上门服务。

她一开始,还有点不好意思,觉得医护人员肯定忙,哪有空上门呢,没想到第二天,护士就来了。

“她们测了下黄疸值,还嘱咐了一些新生儿护理的注意事项,挺有用的。”

然而,蒋阿姨一家还没舒心多久,春节里一个不留神,孙子竟然感冒了,她二话不说再次送到了我院新生儿科就诊。

我相信你们,你们肯定会照顾好的。第二次住院蒋阿姨每天都会来送母乳,每次都会得到孙子的最新消息。

“今天体重长了。”

“昨天的奶都喝完了。”

“马上就能出院啦!”

......

“阿姨很高兴,也很感激,非要给我们塞水果,其实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儿科副主任杨祎说,作为溧阳市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中心,科室常年收治一些“早到的天使”,他们都会做好精准治疗以及保温、保暖、喂养等鸟巢式护理。现在还增设了送奶服务,让新生儿宝宝在和妈妈分开的日子里也能感受到来自妈妈的爱。

2月8日,蒋阿姨的孙子第二次出院啦,“刚才称了下,3320g,5天长了560g,小伙子很棒!”

“谢谢,你们辛苦啦!”看着儿媳妇从护士手上接过孙子,蒋阿姨连声道谢,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而在这个离生命起点最近的科室,医患信任的接力棒还在传递,我们将用每一双托举过脆弱生命的手掌,源源不断地输送着超越血缘的温度,祝每一个孩子都健康成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