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体检

【字体:    

为了推动全球艾滋病反歧视倡导工作,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确定将每年的3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零歧视日”。主题标志为蝴蝶,象征着蜕变、重生、美丽和自由,也代表每个人对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的关爱与祝福。

艾滋病,一般大家听到这个名词,下意识地便会产生自我防御,想远离这个疾病和人群。它不仅仅是一个医学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它考验着我们能不能对别人多一些同情和理解,不能让害怕和无知成为我们歧视别人的理由。

医生,我想问一下和家人一起吃饭会有问题吗?要分碗分筷吗?住在一起家人会被感染吗?

我们在接诊的过程中,经常会有一些患者家属咨询这样的问题。所以,只有大家都知道艾滋病是怎么回事,才能真正消除对这个疾病的恐惧和误解。

艾滋病是什么?

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传染源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等体液当中。

能传播艾滋病病毒的行为有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高风险人群主要有:男性性接触人群、静脉注射毒品使用者、与艾滋病患者或者病毒携带者有性接触者、多性伴人群等。

日常生活接触会不会传播艾滋病?

一般的社交活动是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的,如: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一起吃饭、喝饮料以及共用碗筷杯子等。

咳嗽、打喷嚏、流泪、出汗、撒尿也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因为唾液、眼泪、汗水和尿液中通常不含艾滋病病毒。

蚊子、苍蝇等昆虫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划重点

一旦发生高危行为后,可在72小时内去医院就诊(越早越好),服用阻断药,阻止HIV病毒的感染。

我院艾滋病病毒暴露后预防门诊设于感染楼一楼。

打破偏见

艾滋病患者有权利追求幸福,有权利被尊重和理解。

每个人都有责任去传播正确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用实际行动打破没必要的偏见和障碍。

无论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应该倡导平等和尊重,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怀。

让我们以艾滋病零歧视日为起点,不断加深对这个疾病的了解,不断加强自我保护,不断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一起期待一个没有歧视,充满爱与希望的明天。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