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疗

【字体:    

当前正是春笋大量上市的时节。俗话说“尝鲜无不道春笋”,这道“春季限定”正成为很多居民餐桌上的“鲜货”。然而,在享受春笋鲜嫩口感的同时,也需警惕食用不当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

最近,我院接诊了多例因过量食用春笋导致胃肠出血、胃溃疡、消化不良的患者,甚至有患者因食用春笋后,突发晕厥、呕血而被紧急送医,输血科也连续多日收到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输血申请。

为啥吃春笋

春笋中含有大量难溶性成分,如草酸、鞣酸、蛋白酶抑制剂,同时富含粗纤维,这些成分对胃肠构成了“严峻考验”。大量食用春笋不仅容易刺激肠胃,还会影响钙、铁、锌等营养素的消化吸收。

尽管焯水能去除大部分草酸,减少对钙吸收的影响,但粗纤维依然存在,过量食用仍可能导致消化不良,甚至引发胃肠道急症。

尤其对肠胃功能弱或本身患有胃肠道疾病的人群来说,过量食用易损害胃黏膜,导致消化不良、胃腹胀、反酸、嗳气等不适症状,严重时还会造成消化道出血,出现呕血、黑便等并发症。

注意!

以下几类人也不宜多吃春笋

有尿道结石、肾结石的病人
春笋中含有草酸,在人体内容易与钙结合形成草酸钙,不仅影响钙吸收,还可能加重结石问题。

肾功能不全者

春笋里含有丰富的钾元素,对于肾功能不全的人群来说,影响钾的排出,大量食用可能导致高钾血症。

儿童和老人

草酸会影响人体对钙和锌的吸收,儿童过量食用可能影响生长发育;老年人往往消化功能较弱,食用春笋易引发胃肠道功能紊乱。

春笋虽然美味,但需适量食用,并注意细嚼慢咽。

对于肠胃功能较弱,或患有相关疾病的人群,建议减少食用量或避免食用。

一旦出现腹痛、便血、恶心、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