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体检

【字体:    

你是否曾有过这样的体验:某段时间里,你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感觉自己无所不能;而另一段时间,你又陷入深深的抑郁,对任何事物都提不起兴趣,甚至怀疑生命的意义。

这种极端的情绪波动,可能并不是简单的“心情不好”,而是双相情感障碍的表现。


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又被称为“躁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

它之所以被称为“双相”,是因为患者的情绪会在躁狂和抑郁两个极端之间交替或混合出现,严重影响生活、工作和人际关系。


双相情感障碍的表现有哪些?

在躁狂期,患者可能会感到异常兴奋或易怒,他们的思维跳跃、迅速,言语增多,活动量增大,睡眠需求减少,可能会有不切实际的自信,做出冲动的行为。

而在抑郁期,患者则会感到极度的悲伤、绝望和无力感。他们可能会失去对生活的兴趣,感到疲倦,注意力难以集中,食欲和睡眠模式也会发生变化。严重时,患者甚至会有自杀的念头。


为什么越来越关注“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起病年龄早,多发于15-19岁,早期症状往往以情绪不稳定为主,如容易发脾气、激惹,伴随注意力不集中等。逐渐发展过程中,一段时间表现为情绪高涨,一段时间又表现情绪低落,交替发作。


早期因症状轻微或兴奋程度较轻并未受到关注,然而随着病程的发展,症状逐渐加重至严重发作,影响个人学习、工作和家庭功能。由于反复发作,社会功能明显受损。


双相情感障碍如何诊治?
双相情感障碍临床表现复杂、发作形式多样,需要精神科医生的专业判断来帮助患者及时识别躁狂的情况,并对患者的发病年龄、发病周期、家族史以及认知水平等进行综合评估。因此,如果发现自己或者身边人情绪异常,及时就医尤为重要。


虽然双相障碍是一种重性精神疾病,但值得庆幸的是,大部分双相障碍患者经过规范的治疗后,可以恢复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