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欢迎来到江苏省人民医院溧阳分院、溧阳市人民医院网站! |
党建宣传 |
【人文】暖医:一根导尿管背后的“爷孙”情 | ||||
【字体:大 中 小】 | ||||
一面锦旗、一封感谢信、一句谢谢,这些散落在医疗时空里的记忆碎片,终将汇聚成温暖和治愈的星辰大海。 我父亲让我好好谢谢这位好医生。我思来想去还是用文字记载的方式,对贵院马鸿翔医生表示感谢,祝好人一生平安!对整个泌尿外科团队表示感谢,祝该科医护技术蒸蒸日上,为更多老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 这是来自一位耄耋老人的谢意。他的女儿在感谢信里写道:父亲饱受泌尿系统疾病折磨十多年,一直都在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经过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病情早已稳定,只是需要长期留置导尿管并定期更换。 然而随着年事渐高,更换导尿管的难度也越来越大,父亲心生恐惧,就有点害怕,不大愿意配合。 好在泌尿外科的医生都很有耐心,特别是年轻的马鸿翔医生,总是边安慰、边解释、边操作,在不知不觉中就把导尿管放好了,减少了父亲的痛苦。 …… “其实这只是我们医生日常工作中的一件小事,却能被患者及家属如此铭记,我也很受感动。” 在马鸿翔看来,这件再寻常不过的小事,不过身为医生的职责。 他说,患者和自己的爷爷年龄相仿,也许是作为一名孙儿的天性,他在老人家踏进诊室的瞬间,就察觉到了他的畏惧心理。 在为其更换导尿管前就进行了耐心的沟通,告诉他不要害怕,马上就好,仔细消毒后,再进行缓慢匀速地拔除。 在这个过程中,马鸿翔一直在用溧阳方言和老人家交谈,再次插入导尿管时也进行了充分的润滑,动作尽可能的轻柔。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有着‘隔代亲’的年龄优势,老人家很听话,没有紧张,过程很顺利。” 想象中的痛苦没有到来,老人家长吁了一口气,松弛的眉峰下,浮起一丝孩童般的腼腆笑意,看向马鸿翔的眼神有着说不出的感谢。 也许和一次常规的更换导尿管相比,这样的操作需要花上成倍的时间。但是——年轻医生的“我愿意”就是最美的“医声”。 “临床工作确实很繁忙,但是我希望自己一直能不忘初心,把细心,耐心,爱心都留给病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