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疗

【字体:    

暑期已至,无论您正在规划旅行、已经在路上,还是刚刚结束旅程,都请注意防范那些不起眼却可能带来大麻烦的“小家伙”——蚊子。

今天,我们要特别介绍一种容易被忽视的蚊媒传染病:基孔肯雅热。

认识基孔肯雅热

这种疾病最早于1952年在非洲坦桑尼亚的基孔肯雅地区被发现,其名称在当地语言中意为“弯曲的”,形象描述了患者因关节剧痛而弯腰驼背的样子。

如今,这个“不速之客”已经扩散至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我国广东、云南、浙江等12个省份。我省今年已发现1例输入性病例。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

这两种蚊子堪称"病毒快递员",不仅传播基孔肯雅热,还能传播登革热和寨卡病毒。它们主要在白天活动,特别是日出后2小时和日落前2小时最为活跃。

典型临床症状

感染后通常会在3-7天内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剧烈关节痛和特征性皮疹。

关节痛往往累及多个小关节,可能持续数天或数月。多数患者症状较轻,约一周可痊愈,但少数可能出现长期关节不适。

值得注意的是,基孔肯雅热与登革热症状相似,但前者关节痛更为明显且持续时间更长。

高风险人群及地区

任何人都可能被感染,但在不同地区的表现有所差异。在非洲、东南亚等长期流行区,儿童更容易发病。

当前需要特别注意的地区包括非洲的坦桑尼亚、南非等;亚洲的印度、泰国、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等;美洲的加勒比海地区、巴西等。

根据最新数据,巴西、留尼汪岛和毛里求斯被列为高风险区,我国广东顺德地区也出现了小规模流行。

科学防治指南

注意:

如果您近期去过这些地区并出现发热、关节痛等症状,请立即就医并告知旅行史和蚊虫叮咬史!

预防方面要记住:

翻盆倒罐清积水:
定期清理家中积水,水生植物3-5天换水一次,储水容器要加盖,没有蚊虫孳生地就可以大大减少蚊虫的叮咬。

积极动手灭蚊虫:

蚊帐、蚊香、电蚊拍、防蚊喷雾要备好,没有蚊虫的叮咬就没有此类病毒的传播。

个人防护要做好:

外出时穿浅色长衣长裤,避免在树丛草丛长时间停留。

随着国际往来日益频繁,这类疾病的传播风险不容忽视,出行前,建议查询海关总署的疫情动态,做好充分准备。

记住,防蚊措施到位,快乐旅行不受罪,祝大家度过一个健康安全的假期。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