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欢迎来到江苏省人民医院溧阳分院、溧阳市人民医院网站! |
【对口帮扶】28分钟,溧阳专家汉阴再显身手!急性心梗患者重获新生 | ||||
【字体:大 中 小】 | ||||
8月24日中午,汉阴县人民医院的急诊抢救室,一场与死神的极速竞赛正在上演…… 一位中年男性患者被紧急送入,全身大汗、呼吸急促——所有征兆都指向一种可能:急性心肌梗死! 心电图结果证实了最危险的判断:前壁导联R波递增不良。 病情危急,抢救红灯骤然亮起。 就在医护人员全力抢救之时,患者突然出现心室颤动,意识瞬间丧失。 “准备除颤!” 电流一次次穿过患者身体,心律暂时恢复,但人已陷入深度昏迷。 时间,每分每秒都在流逝。 “不能等!必须立刻介入!” 一个沉着的声音斩钉截铁地传来。赶来急诊科的,正是正在汉阴县人民医院行医疗帮扶工作的我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张晔。 查看病情后,他迅速判断:患者是急性前壁心梗合并室颤,冠状动脉极可能已严重闭塞。 “每延迟1分钟,心肌细胞就会大量坏死。” 面对家属最初的焦虑和犹豫,张晔以专业而恳切的态度耐心沟通:“现在手术是唯一生机,我们有信心!” 信任在这一刻建立。家属签字同意,急诊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绿色通道”迅速开启。 导管室内,气氛紧张得只剩下心电监护仪的滴答声。 患者术中反复烦躁,血压、心率剧烈波动,操作难度极大。但张晔医生与汉阴县人民医院心内科陈自传主任团队配合默契、沉着应对。 穿刺、造影、定位……一切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 造影结果印证了判断:左前降支(LAD)近段次全闭塞——这就是夺命的“元凶”。 “快!准备支架!” 他果断指令,一枚3.0×18mm支架被精准植入闭塞处。球囊扩张,血流瞬间恢复三级!患者胸痛症状明显缓解。 从穿刺成功到血管再通,整个过程仅用了28分钟。 术后,张晔仍守在病床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并向家属细致交代注意事项。 当患者意识逐渐清醒,家属紧紧握住医护人员的手哽咽道谢时,张晔只是笑着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这场生命的奇迹,不仅源于医护团队的精准判断与技术实力,更得益于苏陕协作医疗帮扶机制的高效运转。 作为我院派驻的援陕专家,张晔副主任医师不仅带来了精湛的技术,更将长三角地区先进的胸痛中心建设理念和应急处置流程深植于汉阴这片土地。 从快速明确的诊断,到果敢坚定的手术决策,再到最终熟练完美的介入操作——每一步都是“溧阳实力”的硬核体现,更是国家东西部协作战略的生动实践。 自2018年以来,我院已累计选派48名医疗骨干远赴汉阴,通过“专家驻点+技术移植+流程重塑”,帮助汉阴县人民医院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这28分钟的生命竞速,不仅挽救了一个生命,更温暖了一个家庭,照亮了一方土地。它向我们昭示:当东部地区的技术优势与西部地区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就能创造出改变命运、温暖人心的奇迹。 技术无疆,医者仁心;苏陕携手,生命回春。 我院将继续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化与汉阴县人民医院的对口支援合作,为提升汉阴及周边地区人民健康福祉,推动分级诊疗制度真正落地见效,贡献溧阳力量! | ||||